《最后的夜宴影像无修正》
中新社北京8月6日电 题:赖清德当局任美予取予求犹如挖肉补疮
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
美方宣布对台征收20%的关税,是“正餐”还是“前菜”,悬而未决。谈判过程讳莫如深,赖清德当局是否作出严重损害产业及民众利益的秘密交换,不得而知。
明确的是,赖当局此番操作之下,真正受害的还是台湾民众。
近日来,民进党多位高层人士宣称20%不是“最终数字”,当局给予社会的心理预期是或有机会将美方对台关税调至15%。但真正的担忧来源,是执政者任由美方予取予求却甘之如饴的姿态,引发民间不满。
所谓“奉之弥繁,侵之愈急”,台湾本地产业链可能在赖当局毫无原则的退让中进退失据。
对于业界,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。机械、化工等台湾传统制造业者一直视日本、韩国为主要竞争对手,而美方此轮宣布的税率,日、韩均低于台湾5个百分点。台媒评论文章坦言,较主要竞争对手,台湾传统制造业在同质产品上正失去成本优势,未来不知还要付出多少代价。对于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,关闭台湾厂房并转往其他地区设厂,恐是未来“唯一的生存出路”。
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关税早前被美方纳入暂时性“豁免名单”,其最终税率或在未来两周内见分晓。舆论普遍认为其结果不容乐观,有文章直指美方真正意图或瞄向技术转移。
作为台湾经济、台北股市动见观瞻的指标性产业,半导体业前景及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恐受严重冲击。美方预告半导体关税“即将出炉”,引发了台湾市场对于经济基本面的担忧。8月6日,台股开盘下跌超过217点。市场研究机构最新报告指出,高科技产业界的痛苦指数“攀上高峰”。令外界尤为不能谅解的是,众多岛内半导体企业已陆续宣布在美投资,即所谓“民主韧性”半导体供应链赴美,但并未争取到相对较低的税率。
近期一系列政经情势发展,令赖当局的民意支持度遭遇重挫。执政党内外交困,“抗中保台”愈发不得人心,不满情绪在台湾岛内弥漫,赖当局无心、无力维护岛内经济发展和民众福祉。
一旦台湾在关税与汇率的双重压力下沦为美西方产品的“倾销地”和资本的“韭菜园”,岛内农渔业、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首当其冲,民众的健康、食品安全将严重受损,台湾经济的发展动能和自主性也将被进一步削弱。
赖当局任由美国予取予求犹如挖肉补疮,伤害的终将是台湾民众和产业界的根本利益。(完) 【编辑:叶攀】

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,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2日16时01分,“天宫课堂”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,新晋“太空教师”陈冬、刘洋、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,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。《最后的夜宴影像无修正》 在昂昂溪,梁思永发掘了约200块陶片、一座墓葬及10余件骨器,并从地面采集了100多件石器和1件陶器。加上路卡什金先前采集的石器、骨器、陶片等700多件,共出土标本1000多件。只是因为天气骤然变冷,发掘工作在进行了三天之后被迫停工。于是,梁思永取道通辽、开鲁、天山、大板,在38天里步行逾1000公里,一路南下,将工作计划重新拉回到了林西。